雄安纳污坑塘及重点支干渠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第三标段)
-
雄安纳污坑塘及重点支干渠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第三标段)(1/5)
-
雄安纳污坑塘及重点支干渠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第三标段)(2/5)
-
雄安纳污坑塘及重点支干渠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第三标段)(3/5)
-
雄安纳污坑塘及重点支干渠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第三标段)(4/5)
-
雄安纳污坑塘及重点支干渠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第三标段)(5/5)
一、概况

1、雄县纳污坑塘第三标段大小共计:22个坑塘,坑塘水量大概在70000立方。聚集地稍微集中,多坑塘为生活垃圾污水坑,至少有17个坑塘面积60000立方,底泥是由长年累月的生活垃圾堆积而成,底泥已经出现坏死黑臭,从而让水体也产生刺鼻的臭味。
2、几乎每个坑塘的水面上都有严重的浮萍产生,已经严重影响到水底的光合作用,使水底无任何水生植物。
3、周边还有小型工厂污水往里排放,整个坑塘没有一个完善的排水体系,使整个坑塘的水体得不到改善,这样的情况下,水体散发出来的臭味已经严重影响到居民生活环境。
一、处理目的及任务
1、处理目的 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坑塘水体不再散发出刺鼻的味道。
2、任务 使坑塘水体达到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氨氮≤2,COD≤40,总磷≤0.4.
二、处理方案
1、筑堤坝 也就是清理每个坑塘边缘,筑成形的岸。
2、生活污水过滤 承接生活污水排水管,各排水管出口装上过滤罐,使用生活污水经过滤罐排入坑塘。
3、清淤 也就是清理坑塘底部黑臭污泥及长年垃圾。清理坑塘水体表面的浮萍及蓝藻。
4、撒环保药剂 在完成前期工作后,开始投加环保药剂。
(1)改底 使用生物底改增氧剂,让已坏死的底泥吸收到有效氧,达到底泥改善成果,使用水质得到良好的营养。
①能够快速彻底降解水中有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高效分解水中的残饵、粪便及死藻,清除水体污染,改善水质。
②可以结合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分解藻类毒素,而且还对水生动物因用药过多造成的中毒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③可以稳定坑塘菌类和藻类相平衡,抑制有害菌的滋生,增强水生动物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
(2)净水 使用矿物絮凝剂,让浑浊的污水达到水清状态。
(3)养生物菌 待底泥和水质有所改善后,将光合作用型复合生物菌投加到坑塘里,在底部养此类菌体,从而达到长期抑制底泥坏死,水体发臭。
①通过在水体中投放高效光合作用微生物菌株,利用这些微生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收、转化或降解,达到减缓或最终消除水体污染、恢复水体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
②通过从黑臭底泥中分离出的特殊菌群及提取的生物分解因子、生物增氧剂,并适量添加微量矿物元素,有效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增加底泥中的有益微生物并释放氧气,改善底泥质量,保持底泥对水生植物的营养供给。
(4)种植 在水体得到控制后,在坑塘里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芹菜、铜币草或是养点水生物。因为水生植物有着治污,造景的功能。
(5)维护 杜绝重污染源往坑塘流入,定期检测水质,定期投撒生物菌株。
三、设计起因及依据
因为该标段坑塘属于村中塘,是村民生活污水排放的终点,该坑塘大小不一,水深浅不同,甚至有些坑坟在冬季会出现干旱,所以无法像河道、湖泊那样使用底部曝气机来治理。
四、方案特点
该方案凸显了农村生活环境的优化,使用村民享受到无臭有香的生活环境,在坑塘里种植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有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村民还可以收割到市场去做买卖给自己增添一份收入。
五、处理效果
例如:
106号坑墉(水量:5000立方)
7月23日检原值:
氨氮值:3.15mg/L | COD:57mg/L | 总磷:0.37mg/L |
备注:浮萍严重,周边都是生活垃圾及厕所,还有生活污水往里排,底泥黑臭。
原图如下:

检测水质、清理垃圾、去浮萍后如下图:

检测结果:
氨氮值:5.09mg/L | COD值:69mg/L | 总磷值:0.477mg/L |
第一次撒药剂如下:
氮氮底改剂,矿物锁磷剂,矿物净水剂
三天后检测结果:
氨氮值:4.81mg/L | COD值:42mg/L | 总磷值:0.424mg/L |
第二次撒药剂如下:
氨氮底改剂,矿物锁磷剂,矿物净水剂
三天后再次检测结果:
第三次撒药剂如下:
氨氮底改剂,矿物锁磷剂,矿物净水剂
三天后检测结果如下:
第四次撒药如下:
矿物净水剂
检测结果如下:
图如下:
